English

关于《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》的订正及说明

2007-11-07 15:21:00 来源:博览群书 尤小立  我有话说

美国华裔学者郭颖颐《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(1900~1950)》一书英文版出版于1960年代,1989年3月经雷颐先生?译入国内,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作为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”之一出版发行。1990年又修订重版,1998年3月再出新版,其中最新印刷本仍据1990年版,至2005年7月已经印刷

5次。作为研究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科学主义、科学思想和文化思想研究的经典著作,《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》在海内外学术界影响巨大,可以说它出版以后的相关研究,或受其影响,或加以修正,但都绕不开此书。

近年,因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科学主义的关系,笔者认真研读了郭著中译本,所获良多,自不待言,在读书过程中亦发现中译本及原本有一些错漏之处。1990年及1998年中文新版出版后,译者与编辑陆续对遗漏处作了一些修订,如初译本中,吴稚晖的出生地被误植为“无锡”,新版依史实,径改作“武进”,而且1990年新版原“合谐”亦大多按惯例改为“和谐”,且将原脚注一律改为尾注。但遗憾的是,新版依然有一些疏漏、误植、印刷错误及前后不一。因未见英文原版,不知是原文如此,还是译者的误译或印刷错误,为不致以讹传讹,影响后学,此处据修订最多的1990年版、2005年7月第5次印刷本,就所见谬误一并订正,并作相应说明。所订正之处,如有不妥,敬请雷颐先生、编者和方家指正。

1、原书第5页(页码据中译本1990年7月新版、2005年7月第5次印刷本;凡有重点符的为谬误之处。下同)第3行:“他(指严复――引者)把赫胥黎的《进化与伦理》……译成中文。”

订正:“《进化与伦理》”应改为:《进化论与伦理学》。

说明:这是为了与第64页同样的书名统一。

2、原书第7页倒数第11行,“21条”;倒数第8行,“14点声明”。

订正:应为:“二十一条”;“十四点声明”。

说明:按惯例应写作汉字,否则让人看不明白。

3、原书第9页倒数第6行,“1907年7月,民国成立之前,老练的革命家吴稚晖和李石曾在巴黎创办了《新世纪》周刊”。此句与第28页“在《新世纪》1907年6月第一期出刊时”一句显然不统一且有误。

订正:应改为1907年6月。

说明:《新世纪》是1907年6月22日在巴黎创刊的。

4、原书第10页倒数第5行,“少年中国协会”。

订正:应为:少年中国学会。

说明:少年中国学会筹备于1918年6月30日,19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,从未有“协会”一说。

5、原书第11页第6行,“这个协会(指中国科学社――引者)的刊物《科学》”。

订正:应改为“这个学社”或“中国科学社”。

说明:科学社成立于1914年夏,1915年10月改称中国科学社。但从未用“协会”的名义。《科学》杂志乃中国科学社社刊。

6、原书第11页第7行,“这个协会(指中国科学社――引者)的刊物《科学》,是以发表一系列有关科学的专业文章为主旨的”。

说明:这个说法疑出自原作者。说《科学》杂志以发表专业文章为主旨显然欠妥当,《科学》杂志一开始就设有“新闻”、“杂俎”等栏目,其宣传和绍介现代科学的诉求甚为明确,故科学启蒙、科学思想及科普性文章占了大多数。这种状况直到1933年8月,中国科学社另创办半月刊《科学画报》后才有所改变。

7、原书第11页第9行,“这些文章后来被汇集成一本论科学的通俗读物《科学总论》”。

订正:应为:《科学通论》。

说明:此书1919年3月由中国科学社初版,1934年再版。

8、原书第11页第10行,《科学通论》的“题目都是有代表性的:‘科学的精神’、‘科学的方法’、‘科学与教育’、‘科学与道德’……”。

订正:应改为“科学精神论”、“科学方法”、“科学与教育”、“科学与德行”。

说明:既然所说是标题,还是依原书目录所列的原始标题比较好。

9、原书第13页第12行,“1932年南京科学普及会创办的《科学的中国》”。

订正:应为: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。

说明:《科学的中国》是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会刊。此会成立于1932年,是“科学化运动”的产物。具体情况参见彭光华《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的创建、活动及其历史地位》(《中国科技史料》第13卷第1期,1992年)。

10、原书第23页注释第⑷,“《五十年代中国之科学》”。

订正:应为:《五十年来中国之科学》。

11、原书第30页第5行,“虽稚晖”。

订正:应为:吴稚晖。

12、 原书第68页倒数第3行“合谐”。

订正:应为:“和谐”。

13、 原书第74页第12行,“省查”。

订正:应为:省察。

14、原书第79页第5行,“数学家任鸿隽”,第81页亦有多处。

订正:均应为化学家。

说明:将任鸿隽当成数学家显系原作者所为。任鸿隽1908年赴日本留学,第二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预科。1912年12月以“稽勋生”名义公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,进文理学院习化学与物理学。1920年受聘北京大学任化学系教授,其并无专攻数学的经历。

15、原书第81页第12行,“这位数学家(指任鸿隽――引者)常写白话诗,与胡适交流”。

订正:旧体诗。

说明:任鸿隽是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的,彼时在美国留学生中,意见大多与任相仿,故胡适才会将当时在瓦萨大学的女留学生、后来的任鸿隽夫人陈衡哲称为新文学运动“一个最早的同志”(参见胡适《〈小雨点〉序》,收入《胡适全集》第3卷,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,第787页)。而从史料看,任鸿隽在与胡适的诗词唱和时,确喜用旧体诗。

16、原书第81页倒数第12行,“王星巩”

订正:应为:王星拱。

说明:王星拱?1887~1949?,二十世纪上半期著名教育家、化学家、科学哲学家。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教授,安徽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中山大学教授及校长。

17、原书第81页倒数第9行,“成都大学”。

订正:应为:四川大学。

说明:此处讲任鸿隽,任氏1935年9月至1937年6月任四川大学校长,并非“成都大学”。国立成都大学成立于1926年,1931年与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、公立四川大学合并,组建国立四川大学。

18、原书第81页倒数第13行,“任鸿隽是中国科学社执行会的轮流主席”。

订正:应为社长。

说明:中国科学社并不设“执行会”,故也无“轮流主席”一职。中国科学社建立之初设第一届董事会,任鸿隽出任董事会董事、中国科学社首任社长,并连任多年。1922年8月,中国科学社组织机构改组,设理事会;1944年1月中国科学社董事会改为监事会,但均未见“执行会”。

19、原书第84页第3行,“《我国学术思想之将来》”。第95页注释37、52。

订正:应为:《吾国学术思想之未来》。

说明:此文系任鸿隽所撰,发表于1916年12月《科学》杂志第2卷第12期,收入《科学通论》。

20、原书第90页第11行“……这种人生观,事事都要求合理和证据”。

说明:据原书注释所示,此句出自任鸿隽《人生观的科学或科学的人生观》一文,原文刊《努力周报》53号(1923年5月30日)。但经查原文虽有相同之意思却未见此句。

(《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(1900~1950)》,〔美〕郭颖颐著,雷颐译,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,12.00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